促进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厚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沃土
发布日期:2023-01-30 访问次数: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和“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全民国防素养,是建立强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的基础,也是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山东是驻军大省、兵员大省、拥军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国防教育资源,具备、具有全民国防教育走在前列的优势与条件。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专题学习,省委书记李干杰发表重要讲话;山东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共青团山东省委举办“山东英烈文化走进青少年活动”赋能国防教育;威海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千里山海 自在威海”旅游攻略;东营在全省率先建立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兼任制度;齐鲁工业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创新学生军训组训模式等。
国无防不立,全民国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与构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站在系统、生态视角,推动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全方位做好如下工作,确保山东继续走在前列。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民国防教育重要论述,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抓手,建立领导干部国防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民国防教育重要论述的学习,强化机制建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各类组织负责人国防教育学习培训的常态化,纲举目张,带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全面开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高层次设立由宣传、组织、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参与的省、市、县三级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领导与统筹职能发挥,构建闭环式国防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与工作机制,强化重大国防教育活动任务的通报,提高国防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科学确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按照权责匹配原则赋予其相应职责,保证其切实发挥日常管理职能;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之中,以考核保障国防教育持续发展。
——加快优化形成军地协同,责任分明的全民国防教育组织体制,建立督导、考核与考评机制,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加速发展。尽快完成军地全民国防教育的分工协同机制,优化、完善全民国防教育组织管理体制,充实全民国防教育管理职能;按照业务职能领域,明确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国防教育管理职责,尤其是组织部门、教育部门的国防教育管理职责;围绕青少年国防教育、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等重点领域,优先建立督导机制,以督导强化中央部署;建立国防教育示范单位、示范地区的考评与激励机制,加大对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各单位开展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国防教育社会组织的备案准入制,实施,促进国防教育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参与。
——建立国防教育预算制度,提高国防教育资金保障力度。在省财政预算科目中增设国防教育经费科目;党政机关根据年度国防教育活动设立资金预算,强化资金保障;中小学将国防教育预算单独列支,形成国防教育专项资金;高校在学生经费中增设国防教育经费项目,提高人均国防教育经费水平,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民兵训练基地的运营投入,提高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支撑力;支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民兵训练基地等公办机构对外开放,合理收费,扩充国防教育资金来源;吸纳社会组织、民非机构参与国防教育,拓宽国防教育资金来源渠道。
——发挥国防教育的教育育人价值功能,推动国防教育融入大教育体系。发挥国防教育的理想教育、使命教育的功能,推动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理想教育、使命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少年;发挥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功能,尤其是军事技能教育的素质与人格教育功能,推动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发挥国防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功能,推动国防教育融入青少年劳动教育,提升强少年生活、生存、应急本领;发挥国防教育的纪律教育、团队精神教育功能,融入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培育青少年知行合一、团队与奉献精神。
——整合国防教育资源,扩大国防教育基地开放度,延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国防教育功能。理顺国防教育基地、民兵训练基地管理机制,“建”“用”并重,强化其管理效能;建立国防教育基地、民兵训练基地开放共享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促进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高效能发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国防教育功能,协同发力助力全民国防教育;建立跨地区国防教育资源的联动与协同机制,解决区域需要与供给的矛盾,支撑基地化轮训、错峰施训;支持国防教育社会组织做强、做精、做大,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国防教育的机制与路径,汇集社会力量支撑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军地协同机制建设,搭建军地信息对接和合作长效机制与渠道,积极利用驻军资源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
——壮大、培育高质量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解决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与瓶颈。确定国防教育师资标准,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针对不同的国防教育对象,开展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分类建设,探索小学、初高中以及大学国防教育师资职业标准建设,开展相应的职业认证,推动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开设国防教育能力专项培训,倡导学校设置退役军人国防教育员专岗,推动退役军人担任国防教育工作,拓宽国防教育师资来源;设立专职型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开发军队专家学者、部队领导、退役军官等兼职型师资队伍,强化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推广齐鲁工业大学“大学生军训教官示范团”经验,充分利用退役大学生以及军校、士官学校学生资源,强化培训与规范管理,壮大青少年国防教育志愿者队伍;打造省级平台,成立全民国防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汇集高层次人才,构建全民国防教育交流平台与渠道,促进全民国防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提升;建立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研修班与教育培训基金,强化国防教育师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建立国防教育教指委,推动国防教育学科建设。
——创新驱动,不断发展高质量国防教育内容体系,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现实性、可接受性、具身性。针对既有国防教育资源,做好国防教育内容的深度开发,强化国防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类别对象的差异性,提高国防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强化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不同阶段国防教育规律的研究,加大国防教育内容研发支持力度,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开发国防教育内容,提高国防教育内容的适用性;加强小学、初中、高中国防教育内容的衔接性,促进国防教育内容的不断深化;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防教育与高校专业双向融合,围绕专业发展,开发国防教育内容与案例建设,以国防教育引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方向与动力;在强化国防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各行政主管单位结合自身业务,探索国防教育与业务的融合,开发特色国防教育内容体系;汇集教育、国防、媒体、出版等领域专家力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开发国防教育教材、读本、节目。